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会新闻

2025年东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圆满落幕

2025-11-06 16:04来源:东莞市总工会【字体:


为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建功立业主题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11月5日,由东莞市总工会主办,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年东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决赛)在东莞开放大学顺利举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陈伟鹏出席活动。


本次“五小”创新成果竞赛自6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各镇街职工们纷纷踊跃参与,来自机械机电、信息智能化、轻工纺织、交通建筑、生物医药等领域共100多个“五小”创新成果项目参与角逐。

经过各级工会组织和竞赛组委会以及行业专家组的层层把关、选拔,最终来自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鲸互动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希思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特发信息光缆有限公司、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季季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安电气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公司东莞供电局的19个职工创新成果项目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决赛。




经过一天的激烈竞争,各个项目同台竞技,最终按照成果总成绩排名,评选出项目三等奖5个、项目二等奖2个、项目一等奖1个,并对相应的8位项目第一完成人现场授予“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称号,剩余参赛项目则获得项目优胜奖。此外,获项目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如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将由市总工会按程序授予“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项目成绩:一等奖

项目单位: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PCM板自动测试工站

第一完成人:王海涛

推荐与指导单位:大岭山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量激增,PCM保护板作为电池安全核心组件,市场需求旺盛,但传统的生产模式都采用人工及半自动的生产测试模式,存在人工作业强度高、物料损耗大、测试精度低(仅3mm)、良率不足(小于82%),且行业面临成本控制压力与智能化转型需求,亟需技术创新来革新生产制造。本项目的核心创新点主要包括:一是采用高精度微针模组替代传统探针,将测试精度优化至0.2mm,良率提升至98.2%,测试针寿命从600次延长至5000次。二是采用模块化架构与分布式控制及三段式对位设计来减少加工精度,也同时解决多通道信号干扰问题。三是构建全自动化流程,整合机器人上料、自动对位、实时数据上传及智能分拣,测试效率提升300%;实现设备连续稳定运行,成功推动行业从传统人工生产向工业4.0智能化模式转型。


项目成绩:二等奖

项目单位: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项目名称:智能化风管角钢法兰柔性生产线

第一完成人:李沪

推荐与指导单位:企石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目前社会上现有的风管角钢法兰主要依靠人工加辅助设备进行生产,存在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高、材料损耗高的问题。为解决现有的风管角钢法兰落后的生产现状,本成果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自主设计了自动上料装置、自动缓存装置、智能焊接机器人以及自动堆垛机构,使得角钢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冲剪、焊接、堆垛和运转;开发智能套料算法,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同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发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真正意义上实现风管角钢法兰智能化生产,对建筑机电领域智能制造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成绩:二等奖

项目单位: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柔性模具及其软件

第一完成人:奉军

推荐与指导单位:道滘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领域,传统模具存在单套仅适配单一规格产品、换型周期长、寿命短等问题,既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又难以满足多规格电池快速生产需求,成为制约产业效率提升的痛点。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实现宽范围兼容,一套模具可适配80-250mm宽度、150-350mm长度的多规格产品,无需频繁更换模具。二是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搭配智能化操作界面,大幅缩短换型时间,降低管理难度;三是显著提升使用寿命,模具耐用次数达3000万次,远超传统模具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成本与效率的核心矛盾。


项目成绩:三等奖

项目单位: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东莞市建设工程勘察信息管理平台

第一完成人:周书东

推荐与指导单位:大岭山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随着东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工程勘察管理方式面临信息孤岛、数据滞后和重复勘察等问题,亟需一种新的数字化管理手段来提升勘察效率与质量。为此,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性开发了“东莞市建设工程勘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的核心创新点包括多源数据集成、GIS融合应用、三维地质建模等。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勘察项目信息数据化集成,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项目信息的“一张图”管理。同时,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基于钻孔数据自动生成地下三维模型,实现了地层结构的立体可视化,显著提升了决策支持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平台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安全性和行业规范性,也为东莞市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工具。


项目成绩:三等奖

项目单位: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一种消除高压液压油波动的技术

第一完成人:郑辉

推荐与指导单位:沙田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本项目主要对丙烷脱氢装置进口液压大阀系统进行优化,从理论分析到模拟仿真到实践验证,开拓性采用分布式蓄能装置和高压分流技术,解决了因高压液压油大幅波动造成液压油管道泄露的问题,解决了丙烷脱氢行业重大隐患,确保了丙烷脱氢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为丙烷脱氢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成绩:三等奖

项目单位: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空调压缩机用电阻焊储液器上下盖焊接对中性改造及检测

第一完成人:贾洪亮

推荐与指导单位:道滘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空调压缩机用电阻焊储液器上下盖焊接对中性改造及检测项目,是专项解决压缩机客户固有频率波动,空调客户六倍频波动和噪音大的课题。经产品实物解析确认和仿真模拟分析,确定上下盖焊接偏位是引起该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全新设计的定位圈,将上下盖圆弧定位变更为外缘定位,实现焊接偏位达到0.5mm以下,根本性地解决客户六倍频异常课题。同时通过移栽方式由机械手臂变更为伺服夹爪,夹紧方式由液压缸变更为伺服电缸,促使生产效率提升30%,品质不良低减10%。


项目成绩:三等奖

项目单位:广安电气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用于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谐波抗扰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第一完成人:李赛赛

推荐与指导单位:石龙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谐波抗扰度试验是考核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试验方案,一种是使用可编程电源或谐波发生器作为谐波源,通过调压器和升流器提高试验回路电流,另一种是使用多磁路变压器作为试验电源,通过并联多个大功率晶闸管进行斩波得到满足试验标准要求的谐波电流。两种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设备成本高、体积大。本项目综合当前两种主要试验方案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IGB的新试验装置,操作人员通过上位机操作界面设置导通角度和关断角度等参数,实现了对交流波任意波段的斩波功能,方便调节试验电流、峰值系数、试验回路导通时间和各谐波成分的谐波分量,降低了整个试验回路的设备成本,且操作简单智能,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灵活运用。


项目成绩:三等奖

项目单位: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液态硅胶手机壳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人:黄景欣

推荐与指导单位:虎门镇总工会


项目简介:为攻克液态硅胶手机壳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毛边率高、脱模难、良率低”三大行业瓶颈,应对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交付需求,项目启动了智能化技术攻关。项目主要包含五大核心创新点:第一,全周斜顶二次顶出系统(以自动化顶出替代手工强脱,脱模成功率从85%跃升至99.5%)。第二,CAE模流动态优化(通过数字化模拟精准设计浇口与溢胶槽,毛边率从80%降至0.3%,取消手工修边)。第三,智能温控系统:采用多点传感与PID控制,模温精度由±10℃提升至±2℃,生产稳定性倍增。第四,PLC时序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精准连接并驱动模具电磁阀,集成控制整个成型周期,确保自动化流程稳定高效。第五,精密配模加工(通过标准化作业与精密检测,杜绝硅胶钻缝,保障生产连续性)。通过以上五大技术协同,项目实现了从“依赖人工”到“智能化量产”的产业升级,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TOP】